曾经,去超市购物都需要存包,即便不存包也需要将包或者手提袋的口用超市提供的胶带封好。超市这样做不过是想避免商品丢失,或顾客包内出现同类商品时,避免不必要的误会。顾客对此也可以谅解。不过,如今超市大多安装了电子监控设备,在进出门口也有电子门,一旦遇到商品未结账被带出的时候,电子门便会发出提示的声音。而电子设备的普及让不少存包处变为了服务台,起初存包的功能被为顾客提供购物相关服务所取代。超市此后虽也有存包的地方,但多为自助存包柜。
近日,我在去位于西单109大厦地下一层的京客隆超市购物时,发现了一个让人不解的现象。进入京客隆超市时,由于我手里拿着一个购物袋,于是超市门口的保安把我拦了下来,要求我存包。虽然超市设有电子门,不过保安的要求我还是给予了配合。在存包处,我看到,超市目前还是采用人工存包,但存的包却出现了“等级”之分。塑料袋、购物袋等,由于袋子里并没有存放贵重物品,被存包的工作人员摆放在了存包台下的桌子上,而如随身携带的手提包或背包,却被放入了存包处设的柜子内。
我当时提的是一个不透明的购物袋,工作人员接过去后,并没有问我袋子内是否有贵重物品,便将袋子放在了桌子上。但此时他身后的存包柜却并未存满。存包后,该工作人员只是说了声“好了”,并没有给我任何存包牌儿或存包凭证。
购物后,我再次来到存包处取包时,发现工作人员此时已不记得我存的是什么包了,在我指着桌子上的购物袋给他看后,他才将袋子给我。虽然购物袋内确实没有如钱包、手机一类的贵重物品,但袋子内的东西却是我此前刚购买的。如此存包,没有凭证也不知道顾客的包是什么样的,一旦包被冒领,顾客的损失该如何赔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