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理专家给她做心理危机干预测验过程中,她把出事的窗口画得奇大无比

一个多星期过去了,坠楼的姐妹俩,情况怎么样了?
昨天,带着大家的祝福,我们再次来到医院,探望了姐妹俩。
周一下午,我也去了趟医院。
那天,姐姐园园身体康复了很多,情绪好了不少,躺在床上,跟着老家一位伯伯学三字经。
伯伯教一句,她学一句,遇到不懂的,还会主动提问。
笑容重新出现在她脸上,很灿烂,见到我,会咯咯笑着喊一声“叔叔好”。
爸爸杨华斌说,医院从浙医二院请来了省内最好的口腔科专家,会诊后,已经确定了治疗方案,这几天便会做一个下颌复原手术,只要手术顺利,不大会留下后遗症,这让一家人欣慰了不少。
不过,孩子的奶奶告诉我,园园最近有点奇怪,尤其在人少的时候,喜欢一个人发呆,遇到别人问妈妈关于妹妹的情况,她总是会打断,不让妈妈回忆。
另外,没人时,她和奶奶聊天,不知不觉中,总会自责。“她说自己太笨了,不该没拉住妹妹,更不该跟着从楼上跳下去,让爸爸妈妈伤心。”
常用“我忘了”来搪塞
园园的情况,让我们揪心。
这场突如其来的意外伤害,对于一个才6岁的孩子来说,无疑会留下大的心理创伤。
必须帮她早日走出阴影。
回来后,联系上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秘书长、杭州师范大学专职心理辅导老师傅素芬主任医师老师。她是一位非常有经验的心理学专家,汶川地震时,她在当地待了半个多月,帮助很多失去家园的人重拾了生活的信心。
姐妹俩的遭遇,牵动着傅老师的心,她答应一定要帮帮园园。
园园并不怕生,有问有答,和傅老师沟通得很愉快。
不过,当傅老师帮她还原当天的经过时,园园显
得有点犹豫,刚刚还健谈的她,总是以“我忘了”来搪塞。
房子的厕所画得最清楚
慢慢地熟悉和了解后,园园对傅老师敞开了心扉。
“她跟我说,当天晚上,妹妹爬上窗户找爸妈时,她连续3次大声呼喊,第一次,她说,妹妹,不能从这里跳,很危险的;第二次,她说,妹妹,你真的不能跳;第三次,眼见着妹妹就要跳下去,她急了,大声叫,千万别跳,会没命的。”
傅老师说,园园自责的是,她没拉住妹妹,另外,她也后悔跟着妹妹一起跳下去。“她说,她知道跳下去很危险,可当时很着急,觉得妹妹必须马上送医院,从其他地方下去太慢了,来不及。”
傅老师对她的自责在事实还原的过程中做了处理,园园意识到是因为妹妹不知道危险而造成的,而不是因为没有拉住妹妹的缘故。接着又对她进行了“房、树、人”的测验,一幢房子,其他部位都很简单,唯独厕所画得最清爽,而那扇窗更是画得奇大无比。
“说明这件事,已经在她心理形成了较大的创伤,我们必须对她进行心理危机干预,帮她早点走出心理阴影。”傅老师说,周五上午,她会再去一趟医院,继续第二个心理疗程。
妹妹仍重度昏迷
姐姐的逐渐恢复,让我们欣慰;而妹妹婷婷,同样让我们牵挂。
遗憾的是,尽管我们一再为她祈祷,可婷婷仍躺在重症监护室,处于重度昏迷。
医生也没有拿出更好的治疗方案,昨天下午,医院出面,从省儿保请来一位专家,集体会诊后,医生分析,婷婷醒过来的希望渺茫,主治医生建议早点转院。
这个结果,不仅孩子父母伤心,一直在关心姐妹俩的网友和读者也很失落。但科学毕竟是科学,我们能做的,唯有送上祝福,期待奇迹能有出现的那一天。
祝福她们!